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公民境外安全风险形势总览与风险分类

2016-04-12 DZS 安保保安安防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多年,中外互动在广度、频度和深度上均达到近代以来前所未有的水平。
       伴随着“中国制造”日益遍及全球,中国企业大踏步走向世界,逐步成为资本净输出国,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跨出国门,求学,经商,旅游观光......

       中国公民在境外总览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国公民境外活动在广度、深度与规模上的迅猛拓展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历史上也是惊世骇俗的。
       据外交部相关领导披露,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中国公民出境总共才20万人次左右。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外经济关系跨上新台阶,2003年,中国公民出境猛增至2020万人次,增长100倍。2013年,中国公民境外活动9819万人次。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公民出境规模已超过1亿人次,境外消费1万亿元人民币。按当下年均增长1000万的保守速度估算,未来5-10年,中国公民境外活动也将达到2亿人次。

       中国企业员工在境外属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范畴。改革开放前,中外经济关系规模有限。 改革开放的前20年,中外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双向贸易和外资单向投资中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国企启动走出去步伐,国企员工境外活动范围与规模也水涨船高。
       据商务部数据,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1029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同比增长14.1%,继续保持世界第三位。全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95.6亿美元,同比增长1.7%。中国对外投资额和吸收外资额相差仅160多亿美元,离成为净对外投资国已为期不远。


       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2013年,我有国企13000家,企业员工1000万人。其中境外有200万,包括派出100万和聘用当地员工100万。国家权威统计,2006-2013年境外中国籍企业员工累计425.63万。
       在国企大踏步走出去的同时,民间资本也竞相走出国门,掀起全球“淘金热”,民企员工由此成为中国公民境外活动的重要力量。
       中国企业员工的境外活动,主要分布在非洲、中东、中亚、拉美等资源富集地和周边邻近地区。


        形势总览
        日月阴晴圆缺,人生旦夕祸福,硬币总有两面。中国公民热烈拥抱世界所带来的也不全是福音。毕竟,有交往就有矛盾,有摩擦。交往过程中既有收益,自然也有风险。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公民境外安全特别是人身安全事故急剧增多,风险系数骤增,这是中华民族融入世界谋求伟大复兴必须经历的阵痛。
        严格说来,中国历史悠久,中外联系经久不衰,中国人境外安全风险古已有之。单说近代,就有1602年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大仑山屠杀中国侨民2万4千多人。1639年,葡萄牙人在加拉巴再杀2万人。1740年,荷兰殖民者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屠杀两万多中国侨民,鲜血染红巴达维亚的一条溪水,史称“红溪惨案”。晚清时期,中国境内动乱不已,大量华工远涉重洋,先后赴美淘金和修建铁路,却遭遇排华集团极端歧视与疯狂迫害,1855-1876年间,仅旅美华工被谋杀案就多达262件。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废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中国人在自己家里遭遇外国人欺辱的历史。但站起来的中国人并未充分领略到世界的风光异彩。改革开放前30年,东西方冷战,新中国遭遇美欧发达国家封锁排斥,中国公民出境规模极为有限。偶有中国公民在境外遭遇伤害,一般也得不到舆论广泛关注。
        中国公民境外安全真正成为“问题”,倍受关注,乃是改革开放后中外联系日益密切的结果。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的十多年,中国公民境外安全事故出现井喷式增长,举世惊愕。根据外交学院夏莉萍教授的研究,2001年1月1日到2005年6月30日,5年时间,中国公民在86个国家遭遇人身和财产安全风险事故279起,包括恐怖袭击、劳务纠纷、刑事犯罪、社会动乱、自然灾害、诈骗、违反当地法律或无意间卷入当地政治纠纷等。据中国外交部有关官员介绍,2013年,经由领事保护部门接洽、救助和处理的中国公民境外安全风险事故有4万多起。仅2014年上半年,就有报道如下:
        2014年3月8日,MH370航班失联,154名中国公民下落不明。
        2014年6月2日,新华社“新华视点”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近两个月就发生中国公民境外安全风险事故6起”。
        2014年7月6日,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与东南部省份夸祖鲁-纳塔尔省相继传来噩耗,两名山东籍和一名福建籍中国公民分别在两地遭劫遇害。当月26日晚间,在约翰内斯堡又发生武装抢劫案,1名华商遇害身亡。今年仅半年时间且仅南非一地,就有11名中国公民遭遇枪杀。
        当下,中国公民境外安全风险依然如黑云压顶,舞动翻转......


       风险分类
        综合各类新闻媒体报道,中国公民近年境外遭遇的具体安全风险有恐怖袭击、凶杀、绑架、扣留、诈骗、盗抢、车祸、灾害和劳务纠纷等十多种,大致可从属性范畴、危害程度、发生频度、地域分布和受害对象等不同角度加以分类。为方便统计分析和探索规律,本报告以范畴为主、风险属性和危害程度为辅的方法进行风险分类:
        按范畴分类,中国公民境外安全风险有自然、社会、商业与政治风险四大类:
        (1)自然风险。特指境外地震、海啸、重大疫情等自然现象,致中国公民人身和财产伤害。如,近10年来,就有印度洋、巴基斯坦、海地、新西兰、印尼中爪哇、日本福岛等六大境外地震及海啸,使中国公民遭遇不同程度危害。

“印度洋海啸”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 9.3级特大地震海啸,保守统计遇难和失踪人数超过29万。中国驻泰使馆截止2005年1月9日统计,中国两岸三地15人(大陆3人,台湾2人,香港6人,4名外籍香港居民)遇难,24人(含6名外籍香港居民)受伤, 36人(大陆4人,香港32人)失踪。

“中爪哇大地震”

        2006年5月27日,印尼中爪哇大地震,至少10名华人遇难。

海地地震”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15公里。截至2010年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22.25万人死亡,19.6万人受伤,8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

“新西兰大地震”

        2011年2月22日,新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地震,148人遇难,23名中国公民失踪,失踪者多为就读当地一家语言学校的中国留学生。

  (2)社会风险。特指当地发展水平低下,或贫富差距悬殊,或周期性经济衰退,引发对中国公民绑架、抢劫、强奸、枪杀等刑事犯罪,还有交通肇事、非法移民和贩毒等有组织犯罪。如,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2004-2007年间,中国公民在非洲遭遇安全风险事故75起,政局动荡、劳务纠纷和其他分别是5件(6.7%)、8件(10.7%)和7件(9.3%),刑事犯罪和恐怖袭击伤害多达55起,占比73.3%。当地社会问题引发暴力并殃及中国公民的案件很多,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遇暴徒劫杀就是典型。

“香港游客菲律宾遭劫杀”

        2010年8月23日,一辆21名香港游客乘坐的旅游车在菲律宾马尼拉市中心基里诺大看台附近被菲律宾前警察劫持,经过谈判,6名香港游客于中午前获释。当晚7时40分左右,菲警方实施突击解救行动,9名香港游客死亡,6人受伤。事件起因是当选过菲律宾“十大杰出警察”的高级巡警罗兰多·门多萨,在临近退休前遭人诬陷勒索,被警局解雇,丧失退休福利,声誉扫地,被迫铤而走险。此案在中菲特别是港菲关系和民众心理上都留下抹不去的阴影。

  (3)商业风险。特指在经商过程中卷入利益纠纷,引发报复、泄愤等犯罪活动。如,中国企业竞争力强,令当地企业不堪重压,或中资企业忽视履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等社会责任,特别容易引发当地居民不满。

“西班牙火烧中国鞋”

2004年9月16日晚7点多,西班牙东南部城市埃尔切500多人暴力示威,抢劫中国侨民一卡车皮鞋,焚烧两位中国侨民开设的鞋子仓库销售店。仅陈姓鞋店老板开设的近1000平方米的鞋库遭到焚烧,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00多万欧元(当时汇率1欧元约合10元人民币)。据分析,此事祸起商业竞争。西班牙制鞋工业发达,曾世界闻名。埃尔切距离首都马德里大约420公里,人口20万,乃西班牙也是欧洲最著名鞋城,有“欧洲第一鞋城”之称。上世纪60年代,美国商人曾利用西班牙廉价劳动力优势,投资并主导埃尔切鞋类生产与贸易。随着西班牙经济迅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部分外企将制鞋业外迁到葡萄牙等劳动力更便宜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生活在西班牙的华侨华人大量从中国进口便宜的中国鞋类产品,并在埃尔切开设制鞋工厂和仓储式批发零售商店。中国鞋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迅速打开并占领埃尔切鞋城市场。埃尔切中国鞋商店从过去几家发展到30多家。据悉,西班牙企业生产一双旅游鞋最低成本20欧元,中国人生产同样一双旅游鞋的成本价仅为3-4欧元。伴随着中西贸易额从2001年的30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03年的52亿美元,2003年西班牙从中国进口鞋子6190万双,占西班牙鞋类进口总额的47%。在埃尔切,2002年有12个西班牙鞋厂破产,2003年增加到14个,2004年头7个月猛增到26个,1000多名工人失业。西属企业与华商竞争失利,失业群体积怨蔓延,华商遂成矛盾焦点。


(4)政治风险。特指当地政局或国家间关系紧张,导致中国公民人身与财产遭遇伤害。巴基斯坦动荡,苏丹、利比亚和叙利亚内战,泰国动乱等国内政局变动,中国公民遭遇安全风险多属池鱼之殃。


“巴基斯坦动荡

  2004-2007年,中国在巴工程项目的中方工人遭遇多次爆炸和袭击,造成近10人遇难,多人受伤。据分析,这些事故几乎毫无例外是受当地矛盾冲突波及,而不是明确针对中国人。

“利比亚战争”

  2011年2月17日,利比亚爆发大面积骚乱,随后引发对外籍企业的打砸抢烧和武装冲突,中国籍员工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都受到严重威胁。所幸,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经国内各部门、军队、驻外使领馆、地方政府和中资企业的共同努力,截至北京时间2011年3月2日23时,将有意回国的在利比亚中国公民共计35860人全部撤出,未有人身伤害事件发生。但是,投资利比亚的各类中资企业却蒙受经济损失。据有关知情人士称,高达188亿多美元。

越南、菲律宾与我南海争端难解,双边关系不睦且时有紧张,直接引发针对中国公民人身财产的暴力侵害。

“菲律宾厌华情绪”

据报,2014年9月18日,中国外交部官员在成都接受采访时谈到,2014年前8个月就有18名中国公民遇害菲律宾。菲律宾某些自我标榜的反华组织居然“想攻击大使馆,对大使馆发起爆炸袭击”。另有《菲律宾星报》9月21日援引该外交官话说,“时至今日,还没有一个杀人犯、抢劫犯、盗贼被捕”。简单地把这种情况归咎于菲警方执法能效低下,恐怕很难令人信服。

“越南排华事件”

  2014年5月13-16日,越南平阳省、河静省等地发生针对外企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对包括香港、台湾地区在内的中资企业及韩国、新加坡等企业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财产损失。两名中方人员不幸遇难身亡,上百人受伤。越南发生最新排华事件,原因是多方面的。政治上,在推进民主化过程中,越南高层形成国家主席张晋创、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国会主席阮生雄和政府总理阮晋勇“四架马车”的独特政治架构。其中,总理阮晋勇是实权派,政治上亲美亲西方,却被曝贪腐嫌疑。经济上,越南对外经济依赖严重,通货膨胀高企,物价飞涨,房地产价格居然不输中国北上广,民情积怨日深。外交上,越南配合美国亚太战略再平衡,推动对华强硬外交,企图借此凝聚国内人气,缓和内部纷争。当中海油981钻井平台在我西沙群岛附近水域开展正常作业时,越南亲美实权派阮晋勇阵营便迫不及待地怂恿和操纵反华民族情绪,挑起大规模排华群体暴力事件。

  除按范畴划分外,我们还可按危害程度和发生概率来对上述四大类所涉诸多安全风险概括分类。
  其中,危害程度最大者当属导致人身死伤的“极端风险”,依次如:恐怖袭击、凶杀、交通事故、绑架、奸杀、自然灾害等。这些风险发生概率比较小,危害却特别大,公众舆论关注度高,容易被媒体跟踪覆盖。其中,枪杀和绑架较为频发且影响巨大。据我们整理统计,2004年到2014年,媒体公开披露的中国公民境外遭遇各类恐怖暴力袭击至少265起,伤亡1022人(死619,伤403),遭遇绑架案至少有63起,涉及325人。。
  相比之下,盗抢、诈骗、劳务纠纷等发生概率反而大,危害却相对小,公众舆论关注度也低,媒体偶有披露,但占实际发生案件的比重却微乎其微,很难做统计分析依据。
  这就形成一种特别有趣的现象,按危害程度划分的风险与按发生概率划分的风险大致呈相向变化的光谱图景。一般情况下,风险危害大,概率反而小,新闻卖点好,统计较准确。反之,风险概率大,直接危害小,新闻卖点差,见惯不怪了,数据收集统计反而难。例如,外交部官员声称,仅2013年,我驻外领事机构受理的中国公民境外遭遇安全风险就达4万起,但具体情况和分类统计见诸媒体并能够作为统计数据使用者微乎其微。


更多参阅


欢迎转发和分享转载烦请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安保保安安防智库,ID:SecurityKB)!

深度整合行业资讯,安保保安人必读首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